广东队选手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女子定向接力赛中冲刺终点,展现了拼搏的运动精神。
江苏队球员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手球决赛中展开攻势,比赛场面激烈而精彩。
2025年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与第十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种盆正式点燃。一个月后,这火种将点燃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火炬塔,传递着赛事的激情与期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整体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这届赛事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并将“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筹备工作中。目前赛会筹办已进入冲刺阶段。
珠江两岸的夜晚灯光迷人,体育场内的开幕式联排工作有序推进。开幕式导演团队表示,开幕式将通过全运会的会徽象征以及火炬设计,展现“融”“荣”的理念,突出粤港澳文化融合的特色,打造一场国际化的体育盛会。
广东省借助全运会举办契机,将体育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推出全运嘉年华活动,吸引游客共赴体育文化盛宴。从珠海的狮王争霸赛到汕尾红海湾的冲浪比赛,多地活动如火如荼,提升了全运会的影响力。
赛事组织工作井然有序,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动员紧密结合各赛区实际情况。广东赛区、香港赛区和澳门赛区的志愿者团队展示了赛事服务的专业与活力,为赛事顺利举行做好充分准备。
科技在全运会中展现了其赋能效应。智能轮椅、AI导盲眼镜和无人驾驶救生艇等创新科技不仅服务赛事,还代表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赛事指挥中心则通过数据整合,实现了场馆、交通、医疗等信息的实时统筹,确保赛事高效运行。
场馆建设也注入了前沿技术,如深圳体育中心的5G网络、智能温控系统和排水机制,为比赛提供了可靠保障;中国移动和联通则助力打造虚拟赛事空间与尖端影像技术,进一步提升赛事体验。其中,“5G子弹时间”和精准气象预报等科技应用,将赛事服务做到极致。
电力保障成为孤立体育赛事的基础支撑。南方电网利用物联网、AI等技术构建智能化运维网络,保障赛事期间供电安全。在珠海,巡检无人机高效完成操作;在深圳,“数字孪生电网地图”为保电方案的实施提供精准支持。这些创新举措确保赛事供电万无一失。
全民健身活动也因全运会焕发新活力。各类趣味体育活动吸引着不同群体参与,展现了“全民全运”的初衷。本届群众比赛迎来超过上百万名参与者,从内蒙古大草原的摔跤选手到香港高龄乒乓球手,参赛选手的多样性让比赛更具意义。
竞技体育项目逐步展开,手球比赛成为成人组赛事的首个亮点。随后,现代五项、跆拳道及更多竞技项目相继开展,各地赛事全面掀起赛事高潮,精彩的体育盛会正蓄势待发。


